科普文化
科普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文化

【皮肤科-科普篇】-科学治痘,复我青春

时间:2024-06-02 12:27发布人:小编浏览:

  医生简介

image.png

  王建芳

  皮肤科护士长

  主管护师

  专业特长:擅长于痤疮(青春痘)以及各种皮肤常见病的中西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各种整形美容术后的护理、日常皮肤的美容治疗及护理。

  一、什么是“痘痘”

image.png

  痤疮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痘痘”,好发于青少年,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由于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局部毛囊有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好发于面颊、额部和下颌,也可扩展到胸前、背部及肩胛部。

  二、为什么会长“痘痘”

  1.与雄性激素较敏感有关,雄激素使得皮脂肥大,分泌过旺。

  2.与毛囊导管角化有关,毛囊角化后会导致皮脂排出受阻,从而导致毛囊内炎症。

  3.与细菌或微生物感染有关,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感染。还有其他的表皮葡萄球菌、糖皮毛囊细菌等感染。

  4.遗传因素可以影响痤疮的严重程度。

  5.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失眠、熬夜、生活不规律、喜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等。

  6.环境污染、辐射、干燥的空气、强烈的紫外线等外在因素,会使皮肤变得脆弱敏感,从而易导致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14_调整大小.png

  三、痤疮的分度

  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分级/分度方法,2019版中国痤疮指南将寻常痤疮分为4级、3度(强调皮损性质,不考虑皮损数量),即: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19_调整大小.png

  I级(轻度) :仅有粉刺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22_调整大小.png

  II 级(中度) :有炎性丘疹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25_调整大小.png

  III级(中度) :出现脓疱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28_调整大小.png

  IV级(重度) :有脓肿、结节

  四、痤疮的治疗方法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31_调整大小.png

微信图片_20240625122934_调整大小.png

  如果我们长“痘”了,不要用手去搔抓、挤压,也不可用针在家自行扎破,需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正确的治疗能减少留下痘印痘坑的风险。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调节生活方式等来达到目的。

  1.药物治疗:如果痘痘不是特别严重,可到医院就诊后涂擦一些抗菌、消炎的药物,如阿达帕林凝胶、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它可抑制毛囊角化、抗菌消炎,同时也可口服异维A酸胶囊、维生素B6加中药等。

  2.物理治疗:可以针清治疗后采用红蓝光等方式治疗,可加快皮肤的修复,如果药物治疗不佳时,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抑制皮脂腺分泌。

  3.化学治疗:刷酸治疗。

  4.中医治疗:可通过火针、拔罐、中药外敷、耳尖放血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5.手术治疗:若痘痘出现了感染,有明显的红、肿、疼痛及化脓等情况时,需手术切开引流,将脓液彻底排出。

  6.调节生活方式:在治疗期间,需改善个人的生活习惯,保持面部皮肤清洁,饮食清淡,早睡早起,避免大量甜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用手去挤压痘痘。

  五、痤疮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1.留下疤痕:严重的痤疮病例可能会导致皮肤组织的损伤和疤痕形成。这些疤痕可能是凹陷的、突起的或色素沉着的,对皮肤外观造成不良影响。

  2.持久的色素沉着:痤疮痘痘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色素沉着,使皮肤出现暗沉、不均匀的色斑。

  3.持续的炎症:未经治疗的痤疮可能会持续发炎,导致疼痛、不适和进一步的皮肤损害。

  4.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问题:长期面对痤疮问题可能对个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六、如何预防痤疮的发生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节,避免熬夜,保持家居尤其是床单被褥干净,保证睡眠充足。

  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遇事冷静,不急不躁,为自己创造一个愉悦的心情。

  3.正确护肤。避免使用油性或油腻的化妆品,一般可选择温和的皮肤清洁剂,注意使整个面部尤其是发际线区域的皮肤清洁。

  4.避免长期摩擦或压迫皮肤,如长时间戴口罩、头盔、穿紧身衣领的衣服等。

  5.合理饮食。多食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煎炸烧烤或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如薯条、面包、奶制品等。

  6.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劳累过度。

  7.避免紫外线及电离辐射的刺激。如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等。

关于我们 | 院长信箱 | 合作交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诉意见 | 网站地图 | 管理入口

地址:临沧市临翔区朝阳路1号 办公室电话:0883-2134252 传真:0883-2134252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临沧市临翔区中医医院

ICP备案号:滇ICP备16003512号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