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看病”到“好看病”,从“看上病”到“看好病”,这是当前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新变化。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下发的《关于方便群众看中医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服务的通知》要求,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提高社会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临沧市临翔区中医医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多措并举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稳固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有力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临翔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创造条件优化布局、营造温馨诊疗环境。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亮化、美化、绿化、标识化、功能完善化”五化工程。一是稳步推进医院新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在现有条件下完善医院住院综合楼外墙粉刷装饰、内部照明系统亮化、医院灯箱标识、老旧后勤设施更新等整体改造,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休闲就医环境;二是优化诊疗布局,改善就医流程,规范设置导诊标识指示牌、地标设置、楼层索引等,明确的导诊指引和醒目的配色组合使导诊更加准确和清楚,让群众看病就医不“迷路”,同时强化导诊、预检分诊功能,让患者明明白白就医、专病专治、提高就医效率;三是通过外包服务,聘请专业化的园林绿化团队,建立优美舒适的诊疗绿化布局,进一步改善了医院的外部就医环境;四是开通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信用卡及银行卡等快捷支付方式,积极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协调联系,经过工程改造,开通了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就医;五是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利用门诊大厅、候诊区、住院走廊、诊室等区域,悬挂古代医家画像、古医古训、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引入传统古典的装饰风格,把公共区域建设成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一道亮丽窗口。同时积极参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开展周五洁净日、禁烟、院容院貌集中整治工作,实现各诊区各楼层网格化管理,保证环境卫生管理无死角,为患者提供舒适宜人的候诊、候药和休息区域,进一步提升了院区内的环境质量。
二、强化医院信息公开、方便群众获取就医信息
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2012年开始创办“杏林春暖”院刊、创建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积极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和科普知识,公示医院各专科信息、专家团队、重点专科、对口帮扶医院的省级专家信息、名老中医药专家基本信息、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情况,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QQ、电视等融媒体进行及时宣传报道,向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中医医疗信息查询途径,满足群众随时随地获取到权威中医信息,截止2019年9月,发表文章71篇,其中省市级以上发表37篇,荣获“全省中医药科普传播优秀组织奖”称号,共有2人荣获“全省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优秀通讯员”称号,共有3个作品分别荣获首届云南省中医药科普创作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
医院信息固定宣传栏
三、多种门诊模式并举、提供高效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上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上的协同作用和在医疗康复上的核心作用,竭诚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民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推广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服务百姓健康,开设专科专病门诊、晚间中医专家门诊和节假日门诊,患者不用再为看专家犯难,切实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经济负担,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就医和健康指导服务,在多种门诊模式并举下,人民群众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还得到了优质精准的医疗服务。
医院门诊安排简介
四、创新驱动促发展、积极打造优质护理新特色。
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设全省第一家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推广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新技术,突出中医特色宣传,标新立异,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特色服务,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遵循“老药常用、新药少用、贵药慎用”和“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能输液不门诊、能门诊不住院”的原则,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服务百姓健康。一是以优质护理为突破、打造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品牌。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模式,致力打造“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优质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医院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达100%;二是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提升中医护理服务品质。我们以“传承中医文化,共创健康人生”为己任,践行“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谨循“厚德、勤业、传承、创新”的院训,担当白衣天使神圣使命,走出医院大门,主动融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特色志愿服务;三是积极推广应用中医护理新技术,每个病区开展6项以上中医护理操作,病区中医护理措施落实率达100%,全院共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29项,创新中医护理技术7项。运用火龙罐、中药火疗、督脉灸、杵针、腕踝针、足底按摩、中药精油推背、引阳入阴气息导引、经络洗头、耳穴贴压、艾灸、平衡火罐、面部刮痧、中药封包、中药熏洗、中药贴敷、中药热奄包、中药涂药、中药湿敷等中医护理特色技术,配合八段锦、颈椎操、健脑操等中医养生保健操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疗效显著,深受人民群众的青睐和认可;四是医院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实施中医护理方案,体现中医辩证施护。积极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5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实推进工作,以辩证施护为重要依据,为患者提供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在科室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形成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服务。针对不同病种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各病区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针对收治患者的不同症候和证型,以生活起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情志调理、康复指导为基本内容,坚持“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护理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高效便捷中医药服务
医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及落实健康扶贫的重要举措,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建立完善基层中医药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多措并举稳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构建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以乡级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结合“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等工作,选派省级对口帮扶医院专家、优秀管理人员、骨干医护人员组建5个对口帮扶小组共2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帮扶团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重点从卫生院建设管理、中医馆建设、中药饮片辨证使用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运用等方面进行真帮实扶,确保所有乡镇卫生院都能够熟练运用10种以上、村卫生室能够熟练运用5种以上的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力使受援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诊疗量增加,截止2019年9月累计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次、下派医务人员287人次、诊疗服务群众4218人(其中义诊3250人次,收住院患者135人,门诊中药处方699人次,住院中药处方134人次)、临床带教基层医务人员600人、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15种6267人次(其中开展针灸(温针、电针)治疗3155人次,艾灸25人次,拔罐560人次,中频脉冲治疗986人次,穴位注射治疗162人次,中药塌渍257人次,中药饮片229人次,梅花针治疗3人次,红外线治疗626人次,耳穴埋豆96人次,中药熏洗93人次,中药涂擦23人次,穴位贴敷治疗17人次,推拿2人次,中药火疗16人次、热奄包3次,中药封包10人次,小换药4次)、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建章立制3条、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讲座10场236人次、举办培训班79场195人次(其中小讲课56次,112人参加,培训班23次,83人参加)、免费接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院进修医务人员10人,通过对口帮扶,全区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诊疗量达70014人次(其中门诊48730人次,住院21284人次)、中医药服务收入达2211601.79元,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增长比例分别为156.8%和209.7%。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的起点、新的舞台,我们始终铭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未来是可以创造的,我们都是追梦人!杏林流芳本草香,策马扬鞭特色显。医院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健康的理念,辩证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努力发掘中医药传统技术,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传统健康服务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为促进全民健康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中医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