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化
科普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文化

你晕车了么!

时间:2025-01-15 11:06发布人:小编浏览:

  1.什么是晕车?

  乘车、船、飞机时,由于交通工具的加、减速,或颠簸震动,刺激人的前庭迷路而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虚脱、休克等症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下降,或眼球震颤、平衡失调等。本病主要发生于乘车、船、飞机中或其后,可因情绪抑郁、精神紧张、过饥过饿、过度疲劳及嗅吸异常气味等而诱发。

  2.晕车的神经生物机制

  由于耳石膜厚度的改变,外界信号或者信息到达耳朵的时间不同步或者不对称从而引起该疾病。所以容易晕车的人发生良性位置性眩晕的几率大大增加。

  3.晕车发生的原因

  是大脑接受到来自感觉器官的抵触信息:你的眼睛不能够明确同一个对照物的运动和车辆运动在内耳形成平衡的机制(之间的关系)。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种压力产生的应答是大脑中的恶心中枢活动。

  我们中医认为患者脾胃功能差,导致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湿上扰脑窍,故小半夏汤、藿香正气液常用于晕动症的治疗。研究表明,生姜是减轻晕动病的“最理想的”天然药物之一,能减轻绝大部分的患者的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可持续4小时,防治晕船的效果极佳,无不良反应。

  4.我们可以怎么做?

  ①调整姿势: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舒适的姿势,如头部靠在座椅上、眼睛平视前方等,避免频繁转动头部和身体,以免加重症状。发病时患者宜闭目仰卧,坐位时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或物体上,避免较大幅度的摇摆,环境要安静,通风②饮食调整:乘坐交通工具前,避免食用过多的食物和饮料,尤其是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水果等,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③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紧张情绪可能会加重晕动症的症状。

  ④口服苯海拉明、异丙嗪、东莨菪碱等,可减轻晕动症的症状,但会引起嗜睡或口干等副作用;

  5.有人吃了晕车药还晕车我们的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的防治晕车

  ①特殊的体育运动如秋千、浪桥、滚轮和一些体操运动以提高机体的抗运动耐力。

  ②凝视稳定性训练:将双手扶在凳子的把手上,跟着节拍器睁(闭)着眼将自己的身体重心从左至右转移;睁(闭)眼从前至后训练项目。

  ③适应性训练治疗:容易发生晕动病的人员,反复置身于运动环境下,通过反复刺激使其逐渐适应运动环境,从而实现减轻发病的症状甚至达到不发病的目的。

  ④平衡功能训练:通过强化训练来降低晕动病的发病率、减轻不适症状,常与生物反馈等训练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效果。常用的训练手段包括运动器材训练、体操训练、专用训练器训练等,如滚轮、翻梯、浪木、秋千、云梯、爬杆、爬绳、单双杠等,这种训练常与自我放松和生物反馈训练相结合,可提高训练效果。

  ⑤静态姿势稳定性训练:每天训练2组,约耗时10到20分钟,内容主要包括睁眼双脚站立、闭眼双脚站立、睁眼单足站立、闭眼单足站立等。

  ⑥动态姿势稳定性训练:动态姿势稳定性训练:每天2组,约耗时30-60分钟,训练时间持续12周。训练项目具体方法包括坐位左右侧屈、双腿连续纵跳、仰卧左右侧滚等。

  ⑦、脱敏训练治疗:在某种条件下通过长期或定期的前庭刺激,机体的前庭反应可较前逐渐减低,此现象称之为前庭适应或前庭习服。前庭适应是进行前庭功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其具有养成、保持和消退、转移等特性。

  6.中医中药治疗

  (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4)痰瘀阻窍证: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5)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6)肾精不足证: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7.日常生活管理:

  尽量减少乘坐会诱发疾病发作的交通工具次数,避免刺激诱发眩晕;出行时,避免坐在车辆后座或面向后的座椅上。乘船时,悬着船前或中间靠近水位的地方;乘飞机,尽量坐在在机翼的前缘上的座位;乘坐火车,在前部靠近窗户的位置朝前坐;乘汽车,开车或坐在前排乘客的座位上。

  尽量避免在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有看书、玩手机等行为。

  不要吸烟或坐在吸烟者附近。

  避免强烈的气味,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及酒精。

  在医生指导下,出行前至少30至60分钟服药以预防晕动病的发生。

  康复科诊疗范围

  1.骨科肌肉系统疾病:各类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损伤、手外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及颈椎病、腰腿痛、各种骨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耻骨联合疼痛)、骶髂关节疼痛、长短腿、扁平足、运动损伤后功能障碍、急性、慢性肌肉韧带扭伤及肌肉肌腱劳损以及颞下颌关节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

  2.成人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中风偏瘫)、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氏病、脊髓损伤、三叉神经痛、面瘫病等。

  3.其他:扶阳罐临床应用、肌肉内效贴布治疗(贴扎技术)临床应用,急性与慢性炎症的理疗及筋膜手法治疗、循环功能障碍(水肿、结节)的淋巴回流手法治疗、晕车、乳腺相关疾患(如乳房胀痛、乳腺纤维瘤、结节、囊肿、小叶增生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性交痛、性功能障碍等),亚健康状态和成人心理健康咨询与康复。

关于我们 | 院长信箱 | 合作交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诉意见 | 网站地图 | 管理入口

地址:临沧市临翔区朝阳路1号 办公室电话:0883-2134252 传真:0883-2134252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临沧市临翔区中医医院

ICP备案号:滇ICP备16003512号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82号